Tuesday, November 29, 2011

簡簡單單洗你的腎臟


只用蔬菜,可以在家裡嘗試。
不用$ 1.00美金就可清洗你的腎臟經過多年來,我們的腎臟過濾血液,排除鹽,毒素及所有不需物進入我們的身體。隨著時日,鹽毒積累,這需要進行清潔處理我們可以怎樣做呢?
非常容易,首先將一把香菜洗乾淨,切小塊,用清水煮沸10分鐘,冷卻後過濾到一個乾淨的瓶子,存放冰箱。每天喝一杯,將你腎臟所有積累的鹽和其他毒素經排尿排出。並會發現從來沒試過有這麼大的差別。
香菜已被證實為最好及天然的清洗腎臟治療用料。

滑倒比罹患癌症还要严重

所有的人都以为癌症应该是致命,最可怕的。但是有很多情况比起恐怖的癌症来却是不遑多让。



如果跌倒导致骨折,因此而不能行走的人,一年的死亡率等同于接受手术加化疗后的大肠癌病人

家应该是每个人的安乐窝,提供大家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但是吊诡的是根据统计,最常发生意外导致受伤的地方,不是马路,工厂等大家认为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每个人的家。

依据美国儿童协会与国家安全协会调查报告,美国平均每年有 312 万人于家庭意外滑倒而受伤, 1 万人死于滑倒意外事故!
而根据日本官方所发表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报告亦指出,日本每年因在家中滑倒而受伤的人数约为100万人而绊倒、滑倒死亡人数一年有737,其中以 65 岁以上老人占多数。

在布置装潢美丽的家园时,几乎没有人会在意磁砖地板的摩擦系数看过太多人花了1百多万装饰了一个美仑美奂的浴室,却只是为家人制造了一个致命的陷阱

大家也不要以为跌倒是因为年老力衰或运动神经不佳,几年前就有一个溜冰国手在自家的浴室中滑一跤,不幸头撞到地,导致颅内出血而死亡试问有多少人的身手能胜过溜冰国手。

有一个中年妇女每个月都到我的门诊拿药。有一天不小心在家里浴室跌了一下,当时她只是撞倒浴缸的边缘因为没有很严重,所以她不以为意,但没想到隔天就在家里休克了

送到医院时,发现她出现败血症症状,当我追查原因后发现,原来她跌跤的时候把她的多囊肾囊泡撞破了!(何谓多囊肾?这是一种遗传病,病人的肾及肝脏会产生无数多的水泡,触诊时在腹部及侧腰部可以摸到很大的肿块,会逐渐压迫腹内器官引起腹部肿胀感及食欲减退,最后会导致尿毒症)
于是引发感染造成败血症, 甚至引起急性肾衰竭,最后在加护病房住了两个月,经过多次洗肾后,还好捡回了一命。

虽然她一直强调家里的浴室地板不滑,但是当我去她家检查时,发现她家地板的止滑系数只有0.3,那实在太低了要想安心的在家中行走,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达美国 ASTM 标准0.5的产品才行。

除了浴室外,楼梯也非常容易造成严重摔伤
以前有所谓「一条龙」设计的楼梯,也就是楼梯直直一条,从一楼、二楼、三楼直接上去的那一种,这种楼梯完全没有转折的设计,是相当危险的,如果不小心从三楼跌下来,就会直接跌到一楼,这造成的伤害会很大,因为摔下楼时会有重力加速度,所以很有可能连脖子都跌断了。

可怕的是,这样的楼梯设计,不但在台北,乡下更是常见。所以合理的楼梯设计,应该要有适当的转折,最好一层楼设计两个转折另外,楼板也要有适当的止滑和易于辨识的设计,让人可以一眼看到楼板的差距,更可以避免上下楼的滑倒意外。另外,楼梯左右两侧都装设扶手,这样倘若踏空了,还有扶手可以抓住,避免跌落。

现在很多设计师,在装潢时为了区隔不同的使用空间,喜欢设计地板高低差,这样子或许很有创意,但如果地板间的高低差小于一个台阶,很容易让人忽略而被绊倒,造成更多居家跌倒的意外。尤其是老人家因为白内障等原因,视力不佳更容易因为这种小的高度差造成的陷阱而摔倒。

偏偏老人家常有骨质疏松症,所以常常因为轻微的摔倒而骨折。骨折后因疼痛而不得不吃消炎药吃了消炎止痛药后,又引起肠胃出血肾衰竭等并发症,一路上兵败如山倒最后甚至因此需要洗肾甚至一命呜呼。

所以保障家人健康需从这些简单的预防着眼,不要小看磁砖的摩擦度、楼梯的设计,甚至于室内高度差的设计手法。
滑倒真的是很可怕,两年前自在有好几次在家中的楼梯间及浴室里跌倒每次都摔得好严重有一次在浴室里
一个不留神滑倒了,重力加速度,头部狠狠的撞到墙壁,当时严重到整个头部都麻痹了坐在原地休息了五分钟后才能站起来发现后脑勺肿了半个鸡蛋大的包。又有一次摔到大腿半边都黑紫瘀青。
每次摔跤后都安然无恙,没有脑震荡,没有骨折,也不用就医,真是万幸,感恩啊!
那时,因为常摔跤,还以为是业障现前,后来才发现是磁砖及鞋子不防滑的缘故。在把浴室地板磁砖全部换成防滑磁砖,鞋子也都全换成防滑鞋底。此后 就没再滑倒过!~
所以 希望朋友们都能注意,家中瓷砖不防滑问题的严重。千万别跟自己一样,等摔跤多次后,才想到换磁砖。
好朋友发现到好东西时会想到您
也会随时的提醒您如何保护自己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癌症信號 -- 知道這些, 你將永遠不會得上癌症



研究表明:
1.癌症不能在弱鹼性的人體中形成;
2.癌症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3.如果你有癌症,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4.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5.如果你的身體變弱鹼性,癌症不能擴展;
6.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讓你的身體轉變 成弱鹼性,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症都有轉變和治好;
7.管你的情況多麼糟糕,哪怕只能活6個月,如 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到弱鹼性,你的癌症 就不會擴展,就會好;
8.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體是弱鹼性的,你不會得,如果你已經有了,它將會轉變;
9.癌症都是酸性體液
中生存的,沒別的。如果你的身體是酸的,你就會得癌症。如果是弱鹼的,你 就不會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調 整你身體的 PH 到弱鹼性,癌症就會離你而去。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是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
A)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 1/3 ;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B)不要過多地吃 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C)有良好的心態應對 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中醫認為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D)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E)生活要規律 ,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 OK 、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F)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酸性體質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蛋黃、乳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中酸性: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蜆)、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紅豆、蘿葡、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蘿葡乾、大豆、胡蘿葡、番茄、香蕉、橘子、香瓜、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綠藻類
海帶可以說是鹼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帶能有效調整酸性體質。所以平時常感到勞累、疲乏、渾身酸痛的話,不妨多吃海帶。此外,人們常說喝茶能解乏,除了茶葉中的興奮成分外,茶鹼能「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也有緩解疲乏的作用。
再有素食是最好的方法,只要堅持素食一段時間,身體自然就會變成鹼性體質。
哪些人的身體容易「發酸」:
熬夜一族 ... 晚上100 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會轉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會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所以每天儘量在晚上 1200 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熬夜時不要吃肉,儘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會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宵夜一族...凡是晚上800以後再進食就可稱作宵夜。吃宵夜隔天易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降低,處於休息狀態,這時讓食物留在腸子裏會變酸、發酵,易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早餐的「逃兵」...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許多人不吃早餐,一早空著肚子,體內沒有動力,會自動使用甲狀腺、副甲狀腺、下腦垂體等腺體,如此易造成腺體亢進、體質變酸,長期下來易導致各種慢性病。
「精食」一族...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得少,又刻意選擇很精緻的食物、少吃粗糧,這類人的腸子老化得特別快,肝功能也會變差,排便是黑色的而且常會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你所吃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了。
癌症讓許多人覺得恐怖,但並非完全不能從它的魔爪下逃離。美國 “ 網 路醫學 博士 ” 網站近日刊出美國癌症協會專家總結出的 “ 男人和女人最容易忽視的癌症症狀”提醒大家要抓住癌症的蛛絲馬跡。因為有調查顯示,與較晚期病人治療後的 5 年生存率只有10%30% 相比,早期癌症病人正規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能高達 70%95%
這些前兆中,男人和女人各自應注意的分別為兩個,都應該注意的共有 13 個:
男人應該注意的:
1.睾丸變化。睾丸癌多發年齡段為 20 39 歲。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男性每月應自我檢查睾丸情況,包括睾丸大小變化、出現明顯的腫大或縮小、陰囊內出現包塊、陰囊墜痛感等,有問題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感到陰囊墜脹,感覺裏面像是放了一個煤球,並持續一周以上,要馬上找醫生診斷。這是睾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進行血液檢測和陰囊超聲檢測。
2.小便問題。隨著年齡增加,男性小便問題日漸普遍,尿頻、尿急或尿不淨較常見。如果症狀加重,特別是小便有強烈的緊迫感,應警惕前列腺癌。通常應做直腸指檢,醫生會告訴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狀。
女人應該注意的:
1.腹脹 。很多女性認為腹脹極為常見,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天津市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醫學中心主任劉俊田介紹,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徵兆。
2.不規律出血 。美國腫瘤學家戴利 博士表示,月經週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視。它們很可能是婦科常見癌症:子宮內膜癌的一大徵兆,有至少 3/4 的女性有此徵兆後,被檢查出患上子宮內膜癌。而大便出血則可能是結腸癌的徵兆。
男女都應該注意的:
1.乳房硬塊。乳腺癌不是女人的專利,男女都應該積極預防。女性如果發現乳房皮膚發紅、有腫塊,就要分外當心。“尤其是乳房出現皮疹,並且持續數周不退,必須去檢查。”腫瘤學家漢娜林登博士說。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頭凹陷,並且常常流出液體,也是??好的信號。對於男性來說,如果乳房皮膚起皺、乳頭收縮或不對稱、乳頭大小和形狀改變、乳房紅腫、出現硬塊等,都是乳頭發炎的表現,也是乳癌的症狀。劉俊田進一步解釋,這種乳房腫塊一般不疼,但會逐漸變大。
2.疼痛。美國癌症協會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並持續一周以上時,應儘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徵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酸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劉俊田指出,胰腺癌會表現在上腹區,如臍周或右上腹出現頑固性鈍痛或絞痛,可陣發,也可呈持續性,通常會逐漸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3 淋巴結變化。林登博士表示,不管身體哪個部位,尤其是腋窩或頸脖出現淋巴結腫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淋巴結持續增大,超過 1 個月,則很可能是乳癌或腦癌的症狀。
4.發燒。發燒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所導致,然而,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徵兆了。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症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補充,淋巴瘤在早中期會表現為持續低熱,體溫在 38 攝氏度左右,當合併感染時則可能高燒。必要檢查包括: X 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5.體重莫名降低 。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確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內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復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6.持續腹痛且伴抑鬱。美國癌症協會官員萊昂納多 ? 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鬱症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因為專家發現,抑鬱與胰腺癌關係極大。其他症狀還包括:黃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7疲勞。一般來說,感覺疲勞,是癌症已有所發展的徵兆,但對於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癌症的疲勞和普通疲勞有什麼區別呢?美國癌症協會專家表示,普通疲勞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症的疲勞不論怎麼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8.咳嗽不止。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拉尼特 米歇裏博士表示,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續不斷,超過34周,就應該及時看醫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徵兆。
9.吞咽困難。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長期的吞咽困難,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徵兆,應該儘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所謂吞咽困難,劉俊田介紹,一般指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有人即使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像有菜葉、碎片或米粒樣物貼附,吞咽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
10.皮膚變化。美國費城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腫瘤學家瑪麗 ? 戴利 博士提醒,皮膚突然出現包塊或者色素沉著,並且變化明顯,都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觀察幾周後就應該立即就醫。另外,無論年老年輕,一旦皮膚突然出血或者出現異常剝落,也應該去看醫生。
11.異常出血。米歇裏 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必要時應該接受結腸鏡腸癌篩查。北京同仁醫院泌尿外科主 任 醫師陳山也提醒,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經期之外,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症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
12.口腔變化。美國癌症協會指出,吸煙者要特別注意口腔及舌頭上出現的白色斑塊,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兆 ——— 黏膜白斑病。
13.消化不良。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女性(孕期除外)長時間不明原因持續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狀。
========= 以下療法姑作參考========
馬鈴薯生汁療法搜集于《健康雜誌》,《佛說療治病經》轉載介紹,被稱為 “ 真正成為起死回生的魔杖”。
開始為日本禪宗僧侶~富澤知芳師提供,由冀公孫建永搜集整理,據介紹對治療癌症有特效,有些人喝不了可加蜂蜜或半個蘋果。重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每一個看到此偏方的好心人應大力宣傳,造福廣大民眾。
喝馬鈴薯生汁治好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可以控制癌細胞蔓延 ——“ 進入今年有好幾十名癌症患者實行這種療法,而且有很多患者逐漸康復,甚至有些人已經感到必死無疑了,但後來因此得救,紛紛來電告知他們內心的無限喜悅。”
提倡馬鈴薯生汁療法的禪宗僧侶:富澤知芳師在自家接到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癌症患者的熱烈迴響,所以再度刊出,馬鈴薯生汁療法的臨床試驗例子。
將生的馬鈴薯擦碎,每日持續喝其汁一至二杯。馬鈴薯生汁療法不僅可以治癌,也治好了很多人肝臟病、糖尿病、胃潰瘍、腎病、心臟病、高血壓、腰痛和肩膀痛等病。還有各式各樣其他疾病治癒的患者也陸續出現。如果是正被慢性病所苦的人,請務必嘗試。沒有任何副作用,可以立刻實行,長期使用。
富澤師有一本著作《健康道癌症並不可怕》,他說過以下一段話:
即使做癌症手術,但可能因為擔心會蔓延或者未全部切除乾淨,反復不斷地使用抗癌劑或做放射線療法。但是卻很少聽到因此而把癌症治癒的。而且那些治療的副作用相當大,會使人失去食欲,使身體急劇衰弱下去。
與此相對的是,馬鈴薯生汁療法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可以恢復體力,提高自然治癒力,實在是一種高營養的食品。若長期持續此療法,就具有抑制癌細胞的神奇力量。馬鈴薯生汁療法沒有任何危險,任何人都可以立刻實行,而且在極短時間內就可以實際感受到效果。患部有痛感的人,只要喝過一至二周,痛感就會逐漸減輕,沒有痛感的,只要持續一些時間,食欲隨即增加,血色好轉,體力可以漸漸恢復。
真正起死回生的魔杖,介紹一下馬鈴薯生汁的製作方法:
第一次準備的馬鈴薯的分量,大個的二、三個,小的三、四個。
把馬鈴薯清洗乾淨,然後去除馬鈴薯長芽部分。
注意:發芽土豆及青色塊莖肉,含龍葵鹼,可使人中毒,產生嚴重的胃腸炎症狀,用時須謹防之。
再連皮一起(不要去皮)用擦菜板擦碎,擦完後裹入乾淨紗布或孔較粗的棉質麻布內用力擠出汁來用力擠出汁來。一次可以擠出一杯大約( 180 -200m l )的生汁。
將這些汁每天早晚餐前3060分鐘前空腹喝下。可能的話,在晚餐之前也喝一杯。每次做完立刻喝,而且每日持續才是最重要的。
身體衰弱的人,一次無法喝一杯的人,可以分做幾次喝完。或者不喜歡光喝馬鈴薯生汁的人,可以摻入酵素果汁約 30 毫升或蜂蜜,蘋果榨汁攪拌混勻時喝起來更容易。
注意:生汁擠出後要立刻喝完,而且每天堅持。連服兩周,治療見效。見效後繼續持續服用。
但是富澤師嚴厲地告訴患者,不可以把馬鈴薯生汁當作藥物來看。他說:只喝馬鈴薯生汁但是依然不改變過去縱欲生活的人,可以說就是把馬鈴薯視同藥罐子,當自己已經生病了,但自己卻不節制不養生,只是吃藥就想輕易治好疾病。
我們生病都是事出有因。例如暴飲暴食、喜歡美食、漫無節制的熬夜,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只要把過去的生活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即可,此時的馬鈴薯生汁,才算是真正的起死回生之仙杖。馬鈴薯在歐洲被稱做“大地的蘋果”,顯然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食品。尤其含有非常豐富的維他命 C 和鈣,在德國則自古以來即有喝馬鈴薯擦碎汁治療胃潰瘍和便秘的方法。
另外,馬鈴薯生汁具有抑制致癌的作用,在科學上也慢慢地獲得證明。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維他命B、鐵、磷和鈣。這些維他命或礦物質一旦被體內吸收,血管中的血液就可以暢通無阻。因此,只要持續喝馬鈴薯生汁的話就可以使血壓維持穩定。
馬鈴薯含的鉀能幫助體內的鈉排出體外,有利於高血壓和腎炎患者的康復。馬鈴薯還有減肥、和中養胃、健脾利濕,消炎解毒的功效。另外,馬鈴薯生汁還對花粉症、濕疹、便秘有顯著效果。重症肝病喝馬鈴薯生汁之後迅速恢復,嚴重的便秘治好了。喝馬鈴薯生汁使尿蛋白完全消失了。馬鈴薯生汁可以增強全身體力。喝馬鈴薯生汁使胸痛消失不藥而愈。
另外,肩膀僵硬和酸痛的情形已經不再犯了。狹心症的起因是,心臟內的血液無法通暢所引起的疾病。血液流動若順暢無阻,當然心臟也可以正常地運作。
另外,肩膀酸痛多半是因為高血壓或狹心症影響所致。喝馬鈴薯生汁使失聲的喉嚨又可發聲。
請大家相互告,也許你舉手之勞就可以解除一個人的病痛、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功德無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所有朋友一切都好!

洋蔥比骨質酥鬆症的藥有效

家庭主婦不愛用洋蔥做菜,處理時會讓人流眼淚,很多人也怕洋蔥味。除非是手藝高超的洋蔥料理,否則真的很難找到洋蔥的熱愛者。

但是想要讓自己骨骼結實、身體長得高、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好還是 乖乖地捏著鼻子吃洋蔥吧。因為權威期刊「自然」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流失的一種蔬菜。洋蔥預防骨質流失的效果,甚至比骨質疏鬆症治療藥品「calcitonin」還要好。
研究人員讓雄性大白鼠每天吃一公克乾洋蔥,連續一週後,公白鼠的骨質平均增加了13.5-18%。另一組實驗則發現,讓大白鼠食用含有洋蔥的混合蔬菜,也能夠減少骨質流失問題。第三組實驗則是讓摘除卵巢的雌性大白鼠每天吃1.5公克的洋蔥,結果骨質流失的速率減少了25%。更值得注意的是,洋蔥的保健功效在短短12小時內就看得到了.

研究人員認為,洋蔥的效果可能來自於「預防骨質流失」,因此想要利用洋蔥保健的人,每天可能要吃上200-300公克( 10盎司)的洋蔥,才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醫食同源,在我們日常食物中,有很多蔬菜水果都具有藥物般的療效﹔像西餐裡少不了的配菜洋蔥,它對身體的好處簡直超乎想像。洋蔥炒蛋,或洋蔥炒牛肉,都是美味無比的健康菜﹔而洋蔥還可以用來生吃或榨汁喝,根據醫學實驗,它更能發揮多種神奇療效。
洋蔥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
據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HDL含量(HDL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種被認為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膽固醇,也是一種的好的膽固醇。)

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以保護心臟,這原是個民間偏方,维克多博士在自己的诊所里對病人進行實驗,證明洋蔥確有提升好膽固醇的療效,不過洋蔥煮得越熟,越不具效果。
洋蔥可以分解脂肪
维克多博士讓诊所里的心臟病人每天吃洋蔥,結果發現洋蔥裡所含的化合物也能阻止血小板凝結,並加速血液凝塊溶解。所以,當你享用高脂肪食物時,最好能搭配些許洋蔥,將有助於抵銷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塊﹔以說牛排通常搭配洋蔥一起吃,是很有道理?
洋蔥可以預防胃癌
洋蔥和大蒜、大蔥、韭菜這些蔥屬蔬菜,因含有抗癌的化學物質,據研究人員在中國山東省一個胃癌罹患率很高的地方所做研究發現,當洋蔥吃得越多,得胃癌的機率就越低。
洋蔥可以對抗哮喘
洋蔥含有至少三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由於洋蔥可以抑制組織胺的動,而組織胺正是一種會引起哮喘過敏症狀的化學物質﹔據德國的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洋蔥可以治療糖尿病
很久以前,洋蔥就被用來治療糖尿病,到現代,醫學也證明洋蔥確實能夠降血糖而且不論生食或熟食,都同樣有效果。原來洋蔥裡有一種抗糖尿病的化合物,類似常用的口服降血糖劑甲磺丁胺,具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及釋放的作用。
洋蔥可以防治失眠
洋蔥的妙用還不止上述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洋蔥還可用來防治失眠:將切碎的洋蔥放置於枕邊,洋蔥特有的刺激成分,會發揮鎮靜神經、誘人入眠的神奇功效。
洋蔥可以防治鼻塞
感冒的時候,喝加了洋蔥的熱味噌湯,很快就可發汗退燒。如果鼻塞,以一小片洋蔥抵住鼻孔,洋蔥的刺激氣味,會促使鼻子瞬間暢通起來。

温馨提醒:愛喝咖啡的人要多吃洋蔥唷!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活不过90那是你的错!


多喝白开水,饮食八分饱,日行一万步。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来哈讲授心经,送您长寿秘诀——
胡大一:活不过90那是你的错!
    专家简介:胡大一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专家津贴,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
本报记者 李涤非 张园园文/
    据权威统计,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为73岁,由此很多人认为活到80岁就实属不易,但在26日《健康从心做起》全国巡讲哈尔滨站的大型公益讲座中,全国首席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胡大一教授却认为:只要你遵守四句老话——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态平衡,就可轻轻松松活到九十岁,如果活不过,那就是你的错!
   
精干的体型、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这是胡大一教授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不仅是学术科研的带头人,推进疾病预防的积极倡导者,更是科学健身防病的身体力行者。胡大一教授给大家带来了最新健康理念和实用的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他说,没有健康很难享受小康,对健康一定要上心、用心和关心。
   
10个心梗,9个可以被预测
    胡大一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儿。三十几年前,他接待了一个来访的美国医学代表团,住在当时非常高档的燕京饭店。代表团的一位负责人早上拉开窗帘,看到长安街上的自行车流非常壮观,感慨地说:中国人很健康!三十年后,还是这位负责人,又一次来到北京,住在更加豪华的饭店。他早上推开窗户,只见长安街上高楼林立,富丽堂皇,车流滚滚,但这个已由自行车变成了小汽车,他长叹一声:中国人得病了!
   
出门就打的,进门坐电梯;烟酒不离身,洋快餐不离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国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因。据统计,中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2~13秒就有一人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三四十岁的人心肌梗塞不罕见,已占了心梗住院病人的五分之一。
   
大家都知道有病去看,但真正的预防却没人重视。疾病发展几十年,致残致死一瞬间,胡大一教授指出,防治心血管病绝不是老年人的事情。10个心梗,9个可被预测;6个心梗,5个可以被预防。人类告别癌症,可多活3年,人类告别心血管病,可多活10年。
   
不做闲人,坚持日行万步路
    运动的好处人人皆知,关键是很多人既没有落实,也不能坚持。我不是很闲的人。胡大一教授说,开会时间,如果离会议楼不远,他一定会走着去;会间茶歇他会起来走动;在候机厅候机时他会不停地走;出行他尽可能乘地铁、坐公交;上楼的时候,别人乘电梯,他会走楼梯……
    “
我带计步器锻炼11年了,每天走1万步。胡大一认为走路是运动的最好方式,简单经济、安全有效,对老年人关节、肌肉、韧带损害很小,对心脏负担相对较小。除此之外,平时可练练小哑铃、橡皮带等。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可选择太极拳及瑜伽。另外,慢跑、扭秧歌、打乒乓球等都适合老年人。胡大一让大家记住有氧运动中的“1357”:每天运动1次,持续不少于30分钟,每周确保运动5天,运动时适宜心率=170-年龄。
   
饭吃八分饱,要有适度饥饿感
   
谈到合理膳食,胡大一建议大家记住这样一个原则:总量控制八分饱,合理搭配不过分。食盐量每天不超过5克,特别是东北地区饮食偏咸,更要减盐;少吃或不吃超市里卖的熟食,吃方便面调料包只用三分之一就足够了,以免热量、盐等摄入超量;减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适度吃瘦肉,或鸡鸭及鱼肉;海鲜适度;鸡蛋每天1个,如果胆固醇高或有冠心病,就每星期吃4~5个。如果到了中午或下午四五点钟,你感觉到有点饿,说明这一天的食量是合适的。 
   
喝酒有度,白酒每天别超1
    胡大一提醒,吸烟不光是嗜好,更是一种疾病。烟草中的尼古丁已被证实是毒品,其成瘾性与可卡因相似。戒烟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最经济的方式,可降低36%的死亡率。
   
酒倒是可以喝一点。有些报道说,适当喝酒可以保护心脏,其实这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有人说喝酒可以升高体内的好胆固醇,其实走30分钟的路或做点运动就可实现。如果你不喜欢喝酒就不要主动去喝;更别相信买酒保健康的商业广告。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男性每天1两(50克)白酒,2两葡萄酒,300毫升啤酒,三选一是可以的。女性减半,孕妇不能喝酒。
   
健康标准,记住爱心手机号
    14065430268,如果告诉您这是胡大一教授的手机号,您可别直接拨过去。这是胡大一教授为大家总结出的一个防治冠心病的虚拟健康手机号
     “140”
是血压达标值。要保护心脏,必须把收缩压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
    “6”
是血糖达标值。建议空腹血糖降到6毫摩尔/升以下。
    “543”
是血脂达标值。低危人群总胆固醇须低于5毫摩尔/升;患糖尿病或吸烟者,总胆固醇须在4毫摩尔/升以下;高危人群,即有多项危险因素,如既有糖尿病又吸烟的人,总胆固醇必须控制在3毫摩尔/升以下。
    “0”
指的是零吸烟。
    “268”
指的是腰围。中国男性要把腰围控制在2.8尺以下,女性在2.6尺以下。
   
定期输液,不如多喝白开水
    胡大一教授强调,对老年人来说,与其迷信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不如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不要盲目迷信那些所谓的养生专家,以免走入健康误区。比如换季时,很多老人常常去定期输液,以此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这样做是非常荒谬的。身体本身是个无菌环境,输液则是有创的,这种输液无效也不安全,对身体没好处。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血液太黏稠了,完全可以多喝点白开水,根本没有必要输液。单纯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而吃药输液,那是花钱买风险。
   
最后,胡大一教授送给老年朋友几个字——淡泊名利,广交朋友,多做实事,善待自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而不思八九。胡大一教授说,人活七十古来稀,但现在活到90岁应该是常态,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人生目标:不过99,轻易不能走,让我们向着100岁迈进!